查看原文
其他

李杯获奖征文(06)| 任肖伊:情于棋始 缘于棋生

2017-02-06 任肖伊 映美杯中国国际象棋甲级联赛

前言


很多年后,在代表中国国际象棋职业巅峰的甲级联赛,最后一站的前夜。


我和翟墨、小洪星坐在酒店花园的石阶上,仰望珠海冷寂夜空挂着的未满弦月,月华如霜洒在我们的脸上,我们互相说笑,抛却紧张,珍惜着这难得的相聚时光。


第二天比赛伊始,举目环顾四周,到处都是熟悉而亲切的面孔:代表广东队的刘曼犁、江苏队的女子主力郭琦、重庆队的雷挺婕、天津队的肖依依和倪诗群,还有北京队的小花王珏。


曾几何时,我们只是李杯赛场上的垂髫稚子,追逐着李杯的盛宴迁徙,天南海北的相聚,日复一日,在白驹过隙的岁月清流中凝炼我们的友谊。


而与她们的情缘,也是与李杯的情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我与肖依依的第一次相见,是在任肖伊还是任肖依的时候。【我改过名字】


那时候电脑尚不发达,每轮比赛开始前,家长们都会焦心的围绕着赛场外的公告栏,诚然只是为了片刻的心安,也还是想提前得知对手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其他组别的对阵表一张张的罗列出来,家长们围拢一波又退去一波。

而我那个组别的对阵迟迟没有出来,眼看着离比赛的时间越来越近。


母亲担心,万一对上个强手,不吃我那“野战军”的一套,前面积累的分数就算是前功尽弃了。然而当时年幼的我在被窝里熟睡着,期待的永远是比赛后的晚饭菜色。


当对阵表贴出的一刹那,任肖依对阵肖依依。


我母亲简直不敢相信,带着我冲进赛场,询问裁判是否是名单打错字了。用现在的话来说,裁判被我母亲突然的询问弄得一脸懵逼。


不知是不是我母亲大义凛然的模样太过唬人,裁判一时也被问得疑窦丛生,心虚不已,急急地奔向打印室。


我嫌太过无聊,踱到我所在的台数,看见一身红毛衣的小女孩肤白胜雪。


我试探的问道:“肖依依?”肖依依眨巴了一下眼睛点了点头。我下一句话冲口而出:“我可拿过李杯第二喔”。


然后当裁判拿着名单向我母亲解释的时候,我正琢磨着对面的对手,怎么大冬天还能被蚊子在嘴唇上咬了个大包。


时隔多年,当我已经是风流少年任肖伊的时候,曾试探着问,已是国象界颜值扛把子的肖依依同学:为何过了这么多年,你嘴唇上被蚊子咬了的包还没好。


肖依依并不淑女的给了我一个华妃娘娘式华丽的白眼,咬牙切齿道:“那是我小时候摔伤弄得啦!!!!!!!!!!”

诗女擅弈,矫矫不群



在我下李杯的这么十几年中,除了比拼赛中的棋艺水平,赛前的装相水平也在历年的贯微动密间水涨船高。


从最初的“威胁恐吓”——我是李杯第二喔,我很厉害喔;你不能赢我,否则你的睫毛会掉喔【小时候好过分OTZ】


到稍大一点时的“谎报学棋年龄”——姐姐你好厉害喔,我才学了半年。天呐,你都学两年了,我才学了半年。


直到有一次被一个实诚的姑娘冷哼着,无情戳破了我的谎言:“哼,我看你李杯第二都拿了三个了,你才学半年OTZ”


姑娘诶,我跟你什么仇什么怨。


所以多年的李杯不仅锻炼了我的抗打击能力,面对挫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年复一年磨砺着我日渐纯熟的~~~演技。【此处应有掌声】


在我多年的李杯比赛中,我一贯保持着先知般的从容与淡定,凭借长年的李杯经验旁观一年年不断踊跃的新秀,并且用我有套路的唠嗑水平,和无套路的棋艺水平打的她们措手不及。虽然从未登顶但也没有掉下前三,直到我遇到倪诗群。


她先是以少女精致的面容惊叹了我,然后在我准备与她唠嗑的时候,她从包里拿出许多匪夷所思的东西惊吓了我,一瓶砸下来能覆盖半个棋盘的保温水瓶,一袋坚果,一个巧克力,甚至,一小盒清凉油。我只有假装冷静,冷眼并且一直看着她的巧克力。


怎么形容倪诗群当时给我的感觉呢,你只觉得眼前的少女太过明媚,眼睛里像有星星,眼前的少女怎么离你那么近,一直在笑,一直在笑,微笑,浅笑,咯咯笑。就连不小心打翻水杯【那么大个水杯,不打翻才怪】也是笑着向周围的人道歉。


赛后,我故作老成地对闺蜜兼棋友张纾意说:“我这盘棋之所以输是因为我的对手长得太好看了。”


闺蜜兼棋友张纾意一脸赞同:“我也觉得那个小妹妹长得好乖。”


闺蜜兼损友徐铭蔚熟练的翻了个白眼:“明明是因为一直看着人家的巧克力。”


很多年后,当倪诗群依然在联赛大瓶小瓶的掏出糖果和清凉油的时候,我会急匆匆地走过去对她说:“师太,清凉油借我用一下呗。”她还是可爱的笑着,然后赢了我TAT。

翟衣葳蕤,粉墨登场


多年的李杯,在我记事的回忆中简直就是任小白羊与翟大灰狼年年抗争,年年被吞的血泪史。


英勇不屈,顽强被吞,坚持不懈,还是被吞。


翟墨同学俨然李杯赛场的贪吃蛇,一场场胜利之后朝着第一台蜿蜒而上,最后吞掉任小白羊打出一个满足而绵长的饱嗝,李杯结束。


任小白羊被吃掉之后,只能满怀不甘,化身成坚守第二台的霸王龙,带着愤怒与委屈,羡慕与嫉妒,冲着第一台的贪吃蛇吐舌头。


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与翟墨的第一盘和棋。


浩浩长空,风卷云涌,我忘了那个城市,那个年份,那个或许紧张或许惬意的清晨或黄昏,但我清楚地记得那盘棋。


黑方子力退居三线防守,白子遍布棋盘却无力攻坚。


那个时候,翟墨发着接近快被烧成傻子的高烧,满脸通红,披着一条蓝色的毛毯,瘦削的身子像猫一样缩在宽大的毛衣里。因为实在太过难受,最后无奈三次重复成和。


那个时候小孩子的反思都是来之不易的,我并没有因为那盘久违的和棋欣喜,而是感受到了一种名为“意志”的东西。苦难一向是难以忍受的,可为什么她能赢我那么多盘,可能就是因为这些难得的精神品质。


亦敌亦友多年,我和墨墨总是互相勉励,互相督促。


我勉励她多一点,她督促我多一点。


友谊天长地久,益友地久天长。

曾棋枰言欢,不负四方路遥


时间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很久以前,当你觉得如仙如神的人,很有可能你们已经至亲挚友。很久以前当你觉得不可抵达的彼岸,很有可能你已经泅渡多年。


李杯的回忆像是璀璨的银河,相聚又离散的人们便是汇集这星河璀璨的不灭光点,闪耀着岁月的光辉。


那些总让我遗憾的名字,

翟墨、王珏、刘曼犁、郭琦、肖依依、雷挺婕。


那些总让我想念的名字,

张纾意、陈双仪、徐铭蔚、王诗怡、崔喜善、秦冉苒。


我记得雷挺婕翘着的两对小辫子,她妈妈做的排骨超级好吃。也记得郭琦与我分享的奥利奥最初的巧克力棒,记得她用双象攻我的王,让我输的心服口服。更记得刘曼犁的生日差点被我不小心坐扁的生日蛋糕。狐狸一样的可爱的王诗怡,厉害的王诗怡,我最初的大灰狼。


被我的李杯第二吓到的我最宝贝的小乖张纾意。还有带着大山东豪爽耿直的崔喜善,总在李杯的时候陪我吃饭逛街散心,小时候男孩子一样偏偏却跟大美女一个名,下棋的时候像煎饼裹大葱一样简单直接,别被她攻着王,否则就准备好狂轰滥炸的子力进攻吧。


好多好多的名字,我们曾经并肩作战,笑泪与共。


我们也曾共享流岚霓虹,雾霭飞雪。


我们曾是最针锋相对的死敌,也是最信任可靠的战友。


这就是国际象棋的魅力,人与人的距离被缩短在方寸的棋盘间,每一次输棋都在经历挫折,而每一次咬紧牙关绝不服输也都在向挫折挥拳。


坚持学棋的孩子绝不会被困难吓倒,因为害怕输棋就不会赢棋,惋惜失败就不会成功。


相反,坚持学棋的孩子不管是下棋还是学习,都能勇往直前踏浪而行。


我们应该坚持下棋,因为总有一日在棋路的经验和总结会告诉我们自己的人生到底想要什么,你不会踌躇不前,因为你深深的明白。


无论是星辰还是大海,你都会去征服。

清流如许,华茂庇荫


因为是记忆里的事情,请让我最后再提一次多年以前。


多年以前,“李成智”杯与我而言是盛会,是旅途,是比赛。


我对“李成智”杯的印象是李杯,只是一个符号,一个称谓,一个代指。


直到有一次“李成智”杯,总裁判长向我们这群不懂事的孩子介绍,李成智老先生。


我才恍然,原来有这样一位值得敬爱的人。


而当时“不懂事”的我并不以为然,直到多年以后,历练社会,看懂人世坎坷,才明悟了李老先生的崇伟。


人们总是追求不会被时光淘汰的东西,恒久流传的钻石,名垂千史的政绩,历历不朽的诤言。


然而钻石流于异主,政绩毁于评说,诤言灭于覆卷。


最后留下来的必然是人心所向的。


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国际象棋艰难地保留着残存的文化硕果,我无法评说当时的年代,带给披荆斩棘的前辈所承受无比的压力和辛劳。因为时至今日我都知道仍在棋界流传的那些奔赴万里棋路的脚步与背影。所以李成智老先生的帮助是难能可贵的。


我们这群不懂事的“小子们”在绿荫下享受前人的辛劳太过理所应得了。


但是终有一日,那些不堪世事的稚子回首过往,力图依循记忆的感念按图索骥,便如今日的我,在长久的敬意和钦佩中,更加端正了自己的目标与理想。


因为正如李老先生的所作所为,总是一代代教诲着国象的棋手。


人生并不是为了彪炳千秋的无字碑而活,而是感于人心,助于人心。


我们在跋涉的时候,

总是忘了我们曾经依靠在巨人的肩膀上,

总是忘了清流如许的时候,前人曾风餐露宿。

总是忘了华茂庇荫的时候,前人却负重而行。

【李杯获奖征文】

“我的李杯情缘”征文活动评选结果

(01)姚岚:十年梦成真!

(02)林艺:北京李杯遇见雪

(03)邓思渝:李杯情怀永不褪色

(04)孙心悦:李杯陪我一起成长

(05)杨迦扬:又见·冬日的暖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